血泪尽(2 / 2)
施照琰与宋得裕是同窗多年的好友,喜好也相似,只是宋得裕闲不住,总是喜欢五湖四海云游,经常不见踪迹,偶尔会寄书信回来。
作为荆州王唯一的nv儿,她的人生没有什么风波,即使到了年纪还未成亲,父母ai怜之下,也不会多言,前半生的顺风顺水,万千宠ai,让她遇到厌恶的事情时,容易不耐烦。
就像仁辛说的,有聪慧,但急躁。
如果不出意外,她的一生都会很平和喜乐,在山水如画的荆州安度一生,魂归故里。
这是人间来之不易的幸事,直到裴开旗的出现。
施照琰觉得,这是一场祸事。
莫名出现在荆州的皇亲国戚,不知为何要多番为难自己。她非常讨厌对方的一举一动,平白无故来打扰她,点明她nv子的身份,好像自己掌握了自己的把柄,并以此为乐。
这种厌恶一直到裴开旗私自带她出府,害她再次被母亲禁足后爆发了。
施照琰心底不甘,敲打着院门想出去,但三日后院外还是没有反应,她也有点心灰意冷了,又没什么耐心,便放弃了挣扎。
随着时日渐渐过去,荆州的深秋很冷,她的屋子里摆上了碳火。
由于思虑过重,总觉凄凉。
不日,母亲病倒的消息传来,施照琰愈发惶惶不安,日夜难眠,得知神医诊脉后决定放血解毒,她只能安慰自己,母亲出身太医世家,b自己更了解病情。
可怎么能抚平惊慌,她锲而不舍地拍打院门,但岁月无法挽回,直到荆楚王妃薨殁,王府大乱的时候,才奔出了自己的院门。
她想起小时候偷听母亲跟仁辛的对话。
自己出生在中秋节的子夜,满月飞明镜,原本是玉轮最清澈明亮的时刻,洁白皎皎。
她诞生当天却出现了两轮月亮,一轮暗红如血,一轮y森如墨,百姓大呼不吉之兆,妖异降世,必然山河破碎,恰逢汴京安兴门g0ng变,尸横遍野,当今的皇帝借助贺氏母族的战功彪炳,血洗内廷,成为g0ng变最后的赢家。
一将功成万骨枯。
新帝登基,不允自己杀父弑兄之路有任何风言风语,包括天降异象,便在亲信的建议下,把当天的妖异之象篡改流传——明君坐高堂,所以血月被吞噬,这是今上有天子之相的征兆。
仁辛跟王妃笑道:“何其荒谬啊!”
“孩子平安,不求其他。”施锦绣说,“你总说小蝉有祸国殃民之格,为人父母,我自然不ai听这些。”
仁辛叹息:“锦绣啊,当年我说你命中要么清贵,要么大富,只能择其一,那个时候你还是建章皇后身边的nv官,能想到自己现今是王妃吗?”
“罢了……不提这些,谁在外面?!”
施照琰想着,母亲耳朵真灵,自己只是挪动的动作大了一些,就被发现了,她心惊胆战地从屏风后探出头:“娘。”
施锦绣红唇紧抿,美目含怒:“听了多久了?来之前怎么不叫人通报?”
“你这么生气做什么,孩子的命格,孩子还不能知晓了?”仁喝了口热茶,笑眯眯地说,“郡主啊,什么时候去汴京看看,你的表舅一家还在汴京呢。”
“仁辛,你先出去。”施锦绣神se不虞。
仁辛无奈地摇摇头,手里转着木质的yyan环,以此活动着腕骨,“这就告退,王妃保重身t。”
待到内堂只有母nv两人,施锦绣凝视着nv儿的面容,有些疲倦地说:“你一生都不要去汴京,离开爹娘身边,就这样留在荆州。”
“为何?娘总是不愿告诉我内情。”施照琰很少见到强势的母亲,她更想知道仁辛口中自己的命运。
“你不用探究过多,”施锦绣面se冷凝,她从茶案前站起身,按住nv儿的肩膀,逐字逐句地说,“只要答应娘就好。”
当时的施照琰施很委屈,她不懂母亲为何要这般严厉,但现在,她已经无法再回想曾经了。
立足在丧堂的深处,素烛高照,白绸加身,僧侣们的诵经声融入焚香。
亲人魂断九泉,施照琰恍惚地想,自己愿意把余下的寿命全部给予,来换得母亲反魂。
她还没有学会孤身一人,面对至亲的离去,如果这是自己命运的代价,为何所有的苦难都在她最在意的亲人身上?
“郡主,王妃要封棺了。”
施照琰骤然回神,泪水满溢。
父亲不愿再见她,是害怕她的命格带来的不幸,还是怨她连累了母亲呢。
这是她第一次见到人离世后的模样,还是自己的生身母亲,即使珠玉加身,面容却乌紫,她还想再看看,永远记住她的面容,但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真情无限,因为t会过真切的ai,所以在ai流逝的时候,才会绝望。
她小时候说过:“如果爹娘离我而去,我就活不下去了。”
施照琰已经二十岁了,她还活着,但这种罪孽的命运,让她恨不得以si来挽回。母亲明知自己有祸事来临,都不愿她前往汴京,到底是为了什么?
王府书房内,这是荆楚王时隔两月,首次与自己的nv儿会面,他背对着施照琰,布满青筋的手拿起墙上悬挂的宝剑,此一出鞘,寒芒依旧。
“为父也是破军之格,”他面se淡然,即使立足于书房之中,仍然有俯视山河的气势,“三十多年前,我还在荆州下面的州里等你爷爷的书信,顺便贩卖山石,给城里的大户人家做景苑。”
“泥瓦匠出身,落草为寇,归顺朝廷,从龙之功,异姓藩王,回顾一生,也算不负自己,”荆楚王目光炯炯,大笑道,“只是,这还不够,血债血偿!”
施照琰阖上眼睛,她身上一阵阵发冷。
“我不怪你,小蝉,如果不是锦绣相劝,为父早就想这么做了,裴开旗的命,就由为父来取!”
施照琰猛地抬头,她预料到了什么。
在母亲身故后,父亲竟想谋反吗?内心不愿责怪nv儿的命格,痛失所ai后只能泄愤,还是他已经无所顾忌,打算放手一搏?
施照琰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母亲骤然病逝,王府分崩离析,愧悔于自己带来的不幸,多重打击下,在院中的水榭里,她费尽心力支走身边的所有侍从,冷光乍现,细雪落湖面。
用力割开了手腕上的层层皮r0u,她犹觉不够,顺着力道倒入湖中。
心中凄苦万分,老天无情,竟不愿收掉自己的命,施照琰高烧五日,并未像自己的母亲一样离去。她双目无神地望着房梁,痛苦如肆意生长的藤蔓,将自己缠绕、扼杀。
仁辛跟侍nv从外堂走进来,两人隔着纱幔,寂静无声。
“王妃怜子之心,必然不愿见到郡主如此伤怀,”仁辛说,“明日我将启程去汴京,郡主千万保重。”
层层纱幔被nv子掀开,身姿孱弱,仁辛见她猛地跪倒在自己面前,一时愕然。
“望您给出明示,我能怎么做,我该怎么做……”施照琰泪如雨下,她咬牙道,“我还能,为荆楚王府做些什么呢?”
“……”仁辛沉默半晌,见她朝自己磕头时,心底五味杂陈,“王爷所思所想,我略算出一二,怕是不能如意……你可知g0ng内乾开殿?”
“皇情悼往,祀议增设。钟鼓铿锵,羽旄昭晰。你若是能让君王再动用举国之力,行重逆无道之祀,或许王妃会有一线生机。”仁辛说着,蹙起眉来,“届时,山河破碎风飘絮,你又该如何面对,世人该如何面对?”
施照琰闻言,一边泪流,一边大笑起来:“天下纷扰与我何g!只求真情富贵于己身,阖家团圆!”
仁辛凝视着她cha0红的面容,陡然想起了自己的批语——
yan透膝骨不合材,明妃冷寂凤凰台。
此时施照琰疯魔的样子,不顾一切的样子,到真有几分祸国妖妃的痕迹。
“我不相信命,又要被命推走,一步步走向离别,”她喃喃自语,“这一生,注定是抱憾终身。”
雪nve风饕,冷风呼啸。
立足在全然陌生的土地上,大氅仍然挡不住寒意,再过半月就是新岁,施照琰往日能与家人团聚,围坐在暖融融的案桌前,但现在,她正在前往汴京的路上。
这些时日,荆楚王有意避着她,许多话无法开口,即使有心也无力,施照琰难以转圜父亲的决定,自己前去汴京的事情也瞒不过府里,她临走前想去见荆楚王,还是被拦在了门外。
天地茫茫,霜杀萋草,正行到第三日,有个小厮突然拦住了马车,跪地说有要是求见,带着宋府老爷的手信。
施照琰猛地掀开轿帘:“唤他过来。”
她心底有些惘然,按照宋得裕的x格,至少一月或半月,都会有一封信寄回荆州,王妃病故也不是小事,然而宋得裕好像不知此事,若她知晓,必然坐不住,急匆匆登门拜访了。
前方的小厮哀声道:“追了几日,终于追上您的轿子,大小姐、大小姐的玉佩被拿到典当行了,是府上的祖传之物,听闻大小姐前些日子去了水灾泛n的汝宁,府里已经快三月没有收到她的家书了,老爷差奴才来问问您,可有大小姐的消息?”
施照琰捏着信的手不断发抖,她说:“没有,若是你们有消息,麻烦告诉我吧。”
“是,您这是要去哪里?”
“汴京,”施照琰说了个寺庙的名字,“信寄到这里就好,徐听夏,你给他拿点银子。”
待到小厮离去,再也无法掩饰悲恸,她si命地抓着自己的袖子,眼泪夺眶而出,心中无数次祈求上天,让自己身边的人能够平安。
是因为事情绊住了脚步吧,施照琰安慰自己。
天地悠悠内,不si会相逢。她不愿去想最坏的结局。身边最亲密的人如果不断离自己而去,生者该怎么面对这凄苦的时日?
距离汴京还有一日的行程,徐听夏见她茶饭不思,颇为担心:“郡主,这些不和胃口吗。”
“没有,你不用忧虑。”
可能是因为水土不服,也可能是受凉,施照琰g呕起来,但城外人烟稀少,不好就医。
终于到了汴京,要出示身份文牒,她提前拿出准备好的东西,徐听夏擦着汗,说要唤郎中。
“我们先找个地方落脚吧?”施照琰说,“找个客栈,就近就好了。”
等一切尘埃落定,施照琰发现,汴京的风雪b这一路上都凶,客栈厢房里没有燃碳火,看徐听夏冷得不行,她说:“把箱子里的衣裳拿出来穿。”
一路上轻装前行,徐听夏是侍nv,自然不会带一些累赘的厚衣裳,那箱子里面的衣裳是施照琰的。
“郡主,不合规矩,哪有奴婢穿主子的衣裳……”
“不要再想这些了,待天气好一点,你跟我一起去皇亲喜欢游玩的地方。”
施照琰没让徐听夏请郎中,她的g呕好了一些,这是汴京城里上好的客栈了,来往的客人衣着不凡,站在木窗前,眺望着远方看不见的巍峨禁g0ng,她道:
“徐听夏,你会模仿别人的字迹吧。”
“是,郡主。”徐听夏也不是傻子,她有些犹豫地说,“郡主让我模仿……谁的字迹?”
“我爹的字。”施照琰利落转身,神se平静,“他之前的随笔我带过来了,在木箱里面,越快越好,我告诉你怎么写。”
施照琰来之前思虑了很多,她在汴京只有表舅一家算得上熟悉,但对方显然无法帮助自己,她也不想把表舅一家拉入浑水。
数年前,荆楚王收到了一封来信,看完捧腹大笑,说有小子痴心不悔,竟把今上醉言惦念多年,连荆楚王府都没当真的婚事,他还能执着苦等,也是入了魔了。
这封信施照琰也看过,她想,赵宜霄既然能惦记数年,必然有心思罢了,只是这个心思有多深,自己却不知了。
墨迹渐g,施照琰神se晦暗。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她喃喃道。
信中书写的内容大概是——王妃病故,郡主依照本朝律法守孝三年,由于念母心切,又听闻京中大相国寺菩萨灵验,香火鼎盛,游客如云,便启程前往汴京,望高僧超度亡母,此番来信,是希望赵宜霄多照顾一二。
施照琰蹙起眉,她并不知道父亲当初怎么给赵宜霄回信的,但这桩让人发笑的婚事确实不了了之,想必是父亲回绝了,那是以什么理由回绝的呢?
差从王府带来的侍从去信,施照琰带着帷帽,隔日就和徐听夏上了大相国寺,两人先给殿中神佛一一上香,随后施照琰找到主持,给了大量的香火钱,拿出和信一样的说辞:“……如此,就拜托高僧了,我会在寺庙里清修一段时间,给亡母祈福。”
处理完这一切,施照琰在寺庙里度过了这个新岁,她跟徐听夏一起望着寺庙里的苍天古木,上面挂着数不胜数的红绸木牌,刻满了世人的心愿,长风吹拂,木牌哗啦啦的相撞声响彻冷空。
徐听夏说:“郡主,我的那个妹妹,是我的一个远方堂妹,您还想看她的转鹭灯吗?”
施照琰回神:“有机会再讲吧。”
她感觉自己的心态不似曾经了,以往,她是不会思考这么多的细枝末节的,因为在荆州的时日里,自己永远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一切。
在大相国寺住了快两月,施照琰始终没有摘下过帷帽,因为像仁辛这种会看面相的高人,大相国寺也会有,她不想节外生枝,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两月内,她并未收到任何书信,无论是宋府的,还是赵府的。
煎熬的等待磨人不已,她按耐住自己急躁的内心,在风雪融化的早春里,终于盼来了人。
徐听夏跟着她快步走去寺庙前门,到处找着送信模样的小厮,却见一个墨蓝长袍的男子,蓦地挡住了两人的视线。
施照琰蹙眉:“公子?”
她带着徐听夏退后两步,见对方未有动作,更是疑惑。
“请小姐安,在下观文殿学士宋宜霄。”
“……”施照琰一时失语,徐听夏想要行礼,却被男子眼神制止了。
“这里不方便讲话,您跟我往里走吧。”
施照琰心惊胆战地跟着他,未曾预料到他亲自前来,落座在寺庙中的庭院里,赵宜霄率先开口:“郡主,惊闻王妃仙逝,不胜哀惋之至,务望您节哀。”
“……多谢。”
赵宜霄面容y柔,神se温和,看上去不会让人难安,但接下来说出的话,让施照琰冷汗淋漓,男子说:“曾几何时,王爷回信,说郡主有命定伴侣,郡主可曾与他有缘?”
施照琰阖上眼睛:“本g0ng不知此事。”
“郡主不知?”赵宜霄笑了笑,“也是,一个道士的狂悖无道之言,谁会信呢?”
施照琰扯了扯嘴角,她还是不太会掩饰自己的心。
赵宜霄却以为自己说错话了,毕竟王妃病逝,施照琰特地来寺庙里清修,必然对这些卜卦、命格之事看重,他不动声se的补充道:“郡主若是想算卦看相,在下能为您找到更好的。”
“罢了,你有心了,”施照琰面对着不熟悉的男子,还是做不到巧舌如簧,想起自己的计划,总觉得无奈。
赵宜霄观察着施照琰的反应,觉得她知道荆楚王写出的信件内容,所以接受了自己的到来,但施照琰并未认出自己,让他有些啼笑皆非。
荆楚王府到底想做什么?当年拒婚,现在王妃病逝,又要送来信件,拜托自己多照顾,是因为施照琰要守孝三年,怕nv儿嫁不出去吗。
赵宜霄心底冷笑不已,荆楚王府当他是狗吗,挥之即来呼之即去?
“郡主,在下差仆从带了些碳火上山,如果您还有什么缺的,尽管开口。”他掩下眸中情绪。
“麻烦你了,待会你下山,本g0ng让人给你送个汤婆子。”施照琰已经无话可说。
她面对不熟悉的人,总是坐立难安,加上对赵宜霄根本没有别的心思,只想赶快逃离,要她做出违背内心的逢迎,换得更多的机会,简直难如登天。
赵宜霄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固然他的容貌有些许的y柔,很像青楼出身的母亲,但君子六艺不是白学的,他颇擅骑s,算得上身姿挺拔,肩宽阔步,施照琰给他塞汤婆子是做什么?
他思来想去,只能觉得郡主是涉世未深,不懂和外男交谈。
想到这些,他心底有些ai怜:“好,麻烦郡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