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零章 长驱直入(上)(2 / 2)
&esp;&esp;随后,他说道:“军中诸将,公明随意挑选。”
&esp;&esp;一旁的李嗣业听罢,也开口说道:“我陌刀营中,诸多大将也随你选择。”
&esp;&esp;“多谢二位将军!”
&esp;&esp;徐晃昂首挺胸,口中称谢。
&esp;&esp;之后,他只挑选了成廉、李衮二人,并马军两千五百,步军五百,共三千人,准备停当之后,辞别于禁、李嗣业,往范阳郡而去。
&esp;&esp;……
&esp;&esp;徐晃引军向南而行。
&esp;&esp;值得一提的是,他在临走时,从监狱当中提出了步度根。
&esp;&esp;见识了徐晃用兵之道,步度根不敢再违抗他的命令,顺从的跟在徐晃身边,为徐晃讲解范阳郡的诸多势力。
&esp;&esp;“你是说,范阳郡中,大多数兵马都是鲜卑人和乌桓人?”
&esp;&esp;徐晃皱着眉头,问道。
&esp;&esp;步度根点头回答:“正是如此,安禄山和史思明本就是鲜卑人,他们拉拢大量鲜卑和乌桓人在身旁,逐步夺取了范阳郡的兵权。”
&esp;&esp;说到这里,步度根顿了顿,又继续道:“现在,安庆绪被将军所杀,安禄山远在北平,范阳郡中只有蹋顿一人,带着本部乌桓兵马驻守,不足为虑。”
&esp;&esp;“蹋顿?此人如何?”徐晃问步度根道。
&esp;&esp;步度根撇撇嘴,说:“一莽夫尔,与两军相比,天地之别。”
&esp;&esp;“哈哈哈哈!”
&esp;&esp;徐晃听了步度根的奉承之言,只是哈哈一笑,并没有将其放在心上。
&esp;&esp;他是个标准的军人,更适合冷静的统帅。
&esp;&esp;对于任何没有亲自验证过的情报,他都会谨慎对待。
&esp;&esp;一边说着话,大军已经进入了范阳郡地面。
&esp;&esp;来到范阳郡,徐晃便命令步度根率领自己的残部,四处招纳鲜卑百姓,让他们归附在汉军麾下。
&esp;&esp;这里的鲜卑人与北方鲜卑不同,他们本就是汉朝人民,对于归降徐晃毫无心理负担,再加上步度根的劝说,一时之间,范阳各地都有鲜卑人来投降。
&esp;&esp;此事传到驻扎涿县的蹋顿耳中。
&esp;&esp;他顿时勃然大怒。
&esp;&esp;当即提五千兵马,准备北上,与徐晃决一死战。
&esp;&esp;此时此刻。
&esp;&esp;徐晃正驻扎在良乡城中。
&esp;&esp;他听闻蹋顿率军而来,立刻召集诸多大将商议。
&esp;&esp;期间,步度根笑着说道:“将军,这蹋顿乃是一勇之夫,不足为虑,末将不才。愿意前去劝说其归降。”
&esp;&esp;徐晃闻言,眉头一挑,深深看了一眼步度根。
&esp;&esp;旋即,他笑道:“正是如此……我军主力全在北平,此次来范阳,本就不打算大动干戈,要是能劝说蹋顿到来,是最好了。”
&esp;&esp;步度根拍着胸脯,哈哈大笑,说道:“将军且放心,末将领了军令,自然是顺利归来!”
&esp;&esp;说罢,他微一躬身,转头离去。
&esp;&esp;出了营帐,步度根不带其他人,只率领麾下十几个亲随,骑着骏马,奔向蹋顿大营。
&esp;&esp;“公明,你会相信这个步度根?”
&esp;&esp;成廉见步度根离开,皱着眉头,问徐晃道。
&esp;&esp;徐晃摇摇头,说:“且看他如何劝降吧。”
&esp;&esp;……
&esp;&esp;步度根带着十几个亲随,一路疾奔,来到了蹋顿军营面前。
&esp;&esp;守营的将士认得步度根,连忙往里面禀报。
&esp;&esp;不多时,蹋顿亲自率领兵马出来迎接。
&esp;&esp;见此情形,步度根心中高兴,想道:“他如此热情,看来我的劝降成功了一半也!”
&esp;&esp;一边想着,步度根笑容可掬的和蹋顿行礼。
&esp;&esp;两人一同进入军帐坐定,蹋顿说道:“我听说你被汉人所擒,是如何逃出来的?”
&esp;&esp;步度根笑着说:“哈哈哈哈……蹋顿老弟,为兄并非越狱逃走,而是那汉人亲自送我归来。”
&esp;&esp;“哦?”
&esp;&esp;蹋顿闻言,微微一愣,眼神之中,也变得有些玩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