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节(2 / 2)
&esp;&esp;他们嘴上不承认,可心里明白的很,没有老二老三,家里就会乱成一锅粥,老大一家,只能享福,不能吃苦,这个家,没有他们兄弟二人不行呀。
&esp;&esp;到了现在,二人总算明白了,谁勤快谁懒,谁实诚,谁间滑。
&esp;&esp;为时已晚!
&esp;&esp;而黄老夫人,在三日之内,就给陶家两兄弟找到了落脚的地方,就在青瓷镇的桃花村。
&esp;&esp;村里有一处破个的宅子,人家村子一听是黄老人要,马上叫人给打扫的干干净净,连银子都没收,直接就把地契房契送了过来。
&esp;&esp;不大不小,正正好一亩,倒是田地十亩,收了七十两银子,还是上好的良田。
&esp;&esp;陶家兄弟,直接给老夫人写了借条,承诺五年之内还清。
&esp;&esp;就这样,他们在来到山水村的第五天,去了桃花村,杨青婷则是派人暗中送了一趟生活用品,给陶金生。
&esp;&esp;毕竟,他还没娶妻,暂时要跟着他二哥一家居住。
&esp;&esp;老二一家也明白,是自己沾了老三的光,对老三非常的好,即便家里不宽松,吃饭的时候,也是紧着他先吃饱吃好。
&esp;&esp;老三也是有良心的,从作坊预支了半个月的工钱,交给了二嫂做家用。
&esp;&esp;不要以为这样就能划上句号,想摆脱陶家,后续还有得看。
&esp;&esp;不过呢,青婷和陶金生的问题暂时解决了,剩下的就是杨青婷托媒人上门提亲了。
&esp;&esp;入赘就是和正常成婚反过来,一个男娶女,一个女娶男,过程嘛差不多,只是女娶男比男娶女要简单一些。
&esp;&esp;第496章 道友!
&esp;&esp;这些,有由钱氏这个做师父的出面,教给青婷,就不细说了。
&esp;&esp;秦月把官道边的作坊图纸画好后,交给了石头,他跟联系好的建造班子签了文书,工程立即动工。
&esp;&esp;这时,赵知道,也带着他的两个儿子,到了秦家。
&esp;&esp;赵家人,给秦月行了礼,落了座。
&esp;&esp;秦月看了看他的两个儿子问道:“都娶妻了?”
&esp;&esp;“是的。”
&esp;&esp;“房事如何?”
&esp;&esp;两人脸一红:“正常。”
&esp;&esp;“嗯,平时有什么爱好?”
&esp;&esp;“喜欢喝点小酒,但不大喝,其他没有。”
&esp;&esp;“脾气如何?”
&esp;&esp;“很少生气。”
&esp;&esp;秦月问了一些生活上的事宜后,这才给二人把脉,之后她跟赵知府说道。
&esp;&esp;“两人的脉象并没有中毒,但却隐隐透着古怪。”
&esp;&esp;若是以前,巫蛊之说可能会是无稽之谈,可从她穿越成为修者后,她信了。
&esp;&esp;即有天道,那冥冥之中,就会肯巫蛊之术,只是,施蛊者的修行深浅,决定着它的作用大小。
&esp;&esp;她不会看相,但是却能感觉到赵知府一家的身上,有一种她讨厌的味道。
&esp;&esp;邪!魔,煞,浊,污,象这样的,都是正派修行者厌恶的。
&esp;&esp;赵知府和白氏,脸色变得苍白。
&esp;&esp;“是不是我们一家中了邪术?”
&esp;&esp;“极有可能,要么就是你那个养母干的,要么就是你的仇家干的,他们想绝了赵家的子孙,象这种事,不是我这个医术的能力范围内,你们去找响堂寺的了因大师吧,听说他道行高深,自古邪不胜正,他是得道的高僧,要是他出面,真半功倍。”
&esp;&esp;“那好,那臣现在前往那里,给您添麻烦了。”
&esp;&esp;“去吧,越早解决越好。”
&esp;&esp;就这样,赵知府带着全家,急匆匆的坐着马车,前往响堂寺。
&esp;&esp;秦月站在院中,抬头看看天空。
&esp;&esp;一挥手,乌云散去,太阳露出了笑脸,随即,地面上的雪,慢慢的开始溶化。
&esp;&esp;没出一天,土地的颜色渐渐露出,田里的麦子泛着绿意,湿露露的,就好象才浇了一遍水似的。
&esp;&esp;济州地界的温度慢慢升高,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才停止。
&esp;&esp;虽然还是很冷,但,这种冷,就象初春似的,给小麦带来了生机,所有的小麦,活了过来。
&esp;&esp;庄稼人看到这情景,全都跪在了地上。
&esp;&esp;他们听说长公主从京城回来了,也就是说,这很可能是长公主救了他们的庄稼。
&esp;&esp;与其说他们在跪老天,不如说他们在跪长公主。
&esp;&esp;就在他们下跪的那一刻,秦月的眉头亮了起来,她的周身泛着金光。
&esp;&esp;这是功德之光,也是信仰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