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节(2 / 2)
&esp;&esp;价钱比小妇人的低不说,口感比他们的好,一下就把她的生意抢没了。
&esp;&esp;加之,她之前坑过食客,现在摊位没一个人光顾,都是镇南边买去了,气的她找过去就闹。
&esp;&esp;可那家人,哥好几个,根本不怕她,就是她和她丈夫一起过来,也不怕。
&esp;&esp;结果,又被胖揍一顿,想找许掌柜撑腰,刚骂完人家,肯定不行。
&esp;&esp;想去山水村,连村门都进不去,想告状,是她自己先去闹人家的摊子,根本无理。
&esp;&esp;没办法,为了赚钱,她把价钱降了下来,比南边便宜了一半。
&esp;&esp;这才算有了些生意,可即便这样,食客还是比那边少了许多。
&esp;&esp;食客宁愿多花些钱,也不愿意看她的脸色,那小妇人哪象做生意的,分明象是讨债的。
&esp;&esp;只要钱进了她的口袋,不管多少,都别想出来,愣是让食客多买了才算罢休。
&esp;&esp;对外,她就说是许掌柜的亲戚,她的大姑姐是许掌柜的夫人,所以食客才不敢招惹她。
&esp;&esp;随着一些爱八卦人的挖掘,大家终于了解了小妇人的真面目,谁也不会再惯着她了。
&esp;&esp;一个个从摊位前经过的时候,都会啐她一口。
&esp;&esp;弄的她的粉肠摊,渐渐没了食客。
&esp;&esp;这下,她慌了,忙叫丈夫去求许氏,结果,丈夫是头牛,犟劲儿上来,说啥也不去,干脆也不出摊了,安心在家里侍候田地。
&esp;&esp;反正雨季了,就当是休息。
&esp;&esp;气的小妇人直接找到公公婆婆,让她们去趟山水村,找下许氏,把这事给解决了。
&esp;&esp;不知情的两位老人,来到山水村,找到许氏后,把儿媳交待的事说了一下。
&esp;&esp;当时气的许氏就想找过去,抽她大嘴巴不可。
&esp;&esp;她可不会瞒着,当即就把她在山水村的事讲了一遍,两位老听了之后,尴尬的咧咧嘴。
&esp;&esp;“你弟好不容易娶个媳妇,她是不对,可是,咱家要不是拢着点,要是跑了可咋办?”
&esp;&esp;许氏冷哼一声:“跑就跑了,跑了我给我弟寻个更好的,以前咱家没银子,现在有我呢,怕什么,那样的女人,留在家里也是个祸害。”
&esp;&esp;“可,可,”
&esp;&esp;“别说了,你们回去吧,跟她说,要想好好过日子就不要闹,要不想过,就合离。”
&esp;&esp;两位老人都是老实八巴,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的主,自然不会再多说,回到家,把许氏说的话说给了儿媳。
&esp;&esp;气得她把家里的东西摔了个遍,直骂婆家是一群蠢货。
&esp;&esp;许氏的弟弟看着蔫了巴机的,可是却很有自己的老主意,媳妇骂他,他可以忍,但是一触及到爹娘,立即就跟她翻了脸,当即甩了她一个大嘴巴子。
&esp;&esp;于是乎,妇人收拾了东西,回了娘家。
&esp;&esp;许氏听说后,自然也不会惯着,当着派媒人到了妇人的娘家,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递上一份合离书走了!
&esp;&esp;那妇人倒也没闹,接了合离书。
&esp;&esp;为什么?她当然在心里盘算着,虽然她的粉肠没别人好吃,但她会做,这里不行,就到别处,到一个远一点的,比如别的府城里。
&esp;&esp;越是大的地方,富人越多,越好卖,赚的钱也越多。
&esp;&esp;这个想法,一但冒出,一发不可收拾,她的胆子真大,天不亮,背着一个包离开了娘家,消失的无影无踪。
&esp;&esp;至于她的下场,不用想也知道,这样的人做买卖是存活不了多久。
&esp;&esp;八月,粉肠已经在济州境内扬名,不少人都品尝过,它已被纳过济州名吃行列。
&esp;&esp;一说济州,没有不知道粉肠的。
&esp;&esp;秦月听着老夫人八卦般的跟她磨叨,她开心的笑了起来。
&esp;&esp;“您也尝过了吧?”
&esp;&esp;“素的,自然要尝尝,还别说,味道真不错,比起素肉都不差多少。”
&esp;&esp;“素肉能长时间存放,这个不行,只能随做随卖。”
&esp;&esp;“你又为咱们东周的百姓,增添了一项生存的本事。”
&esp;&esp;“没有,我是为了赚钱。”
&esp;&esp;老夫人嘴一撇:“你的钱,怕是比东周皇室都富,还差那点?不过是打着晃子帮百姓吧,我听说,好多人你都只让打了借条。”
&esp;&esp;“要还的。”
&esp;&esp;“赚了钱再还,那时他们都脱贫了。”
&esp;&esp;第445章 有空就去
&esp;&esp;“下个月我家要聘闺女,你可要带着人过来捧场哦。”
&esp;&esp;“那当然了,是来你这里么?”
&esp;&esp;“不是,去纪明堂,咱们都过去,这么近,不讲究那些,省得我再办酒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