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2 / 2)
&esp;&esp;陈瑞闻言也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殷玉瑶摆了摆手,熟络地说道:“以后我们谁也不用谢谁,有事互相帮忙。”
&esp;&esp;陈瑞想到殷玉瑶姐弟孤苦伶仃地生活在县里,也是不容易,立马就拍着胸脯保证:“你放心,以后我把你当妹子照顾。等你明天回村里把户籍手续迁出来,我带你去落户,办粮本去。”
&esp;&esp;殷玉瑶目送着陈瑞离开,抱起放在地上的西瓜进了院子。
&esp;&esp;殷玉磊看着姐姐把西瓜放在盆里加上冷水里冰着,又看她拿绿豆出来准备煮绿豆粥。终于他忍不住问道:“姐姐,刚才陈瑞哥哥说你明天要回村里?”
&esp;&esp;“嗯。”殷玉瑶低头看了他一眼:“我把这个房子买下来了,明天我把户口迁出来,往后咱就有粮本了。”
&esp;&esp;殷玉瑶眼睛顿时亮了:“房子是我们的了?就和以前老家的西屋一样?也不用交租金?”
&esp;&esp;“对,这房本上写了姐姐的名字,以后这就是咱的家了,不用给人交租金了,也不用担心任何人把我们撵出去。”殷玉瑶顺手捏了下殷玉磊的小脸:“这回心里踏实了吗?”
&esp;&esp;殷玉磊仰头看着姐姐:“那咱是不是也不用买高价粮了?”
&esp;&esp;殷玉瑶忍不住喷笑道:“你年纪挺小操心的事倒是不少,咱总共也没吃多少高价粮,怕把你担心的。”
&esp;&esp;“太好了!”殷玉磊欢呼了一声,挪了两步抱住了殷玉瑶的腰:“那我明天能一起回村里吗?”
&esp;&esp;殷玉瑶低头看着他,有些纳闷地问:“你今天上育红班不开心吗?”
&esp;&esp;“开心。”殷玉磊小脸红扑扑的,有些不好意思:“今天老师教我们写字了,我想带回去给小伙伴看看。我还学了唱歌,不过就记住了几句,我想唱给他们听。”
&esp;&esp;“这刚上学就请假啊。”殷玉瑶想了想说道:“行吧,那我煮了绿豆粥就吃饭。吃完饭上拎着西瓜去陈姨家一起吃去,顺便把咱买了房子的好消息告诉她,再让她帮你请一上午假。”
&esp;&esp;殷玉磊捧住了小脸,崇拜地看着姐姐:“姐姐,我感觉我们家这半个月的好消息一个接一个的,比我这辈子听到的好消息都多。”
&esp;&esp;“你总共才六岁,还这辈子……”殷玉瑶嗤笑了一声,又捏了一把:“等你七老八十的再和姐姐说这辈子吧。”
&esp;&esp;殷玉磊捂着被捏红的小脸,噔噔噔的跑了,殷玉瑶笑着看着他的背影,准备今晚上做点青菜爽爽口。
&esp;&esp;翌日一早,殷玉磊早早的醒了,摸了摸小心脏,他觉得这次回村里和上次来县里一样,都挺激动的。
&esp;&esp;姐弟俩骑车出了门,殷玉瑶的包里是各种材料,还装了一包水果糖和大白兔奶糖;殷玉磊的包里则是自己上育红班的东西。除此之外,姐弟俩还一人带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军用水壶。
&esp;&esp;骑一会下来喝口水歇一歇,等到村里都十点多了,殷玉瑶刚进村里,就见以前隔壁老蔡家的蔡爱国骑车往出走,见殷玉瑶立马喜出望外的下了车:“玉瑶刚好你回来了,我正想去县城找你呢。”
&esp;&esp;殷玉瑶纳闷地看着他:“怎么了?有什么事吗?”
&esp;&esp;“你外婆家的人听说张平生的事了,这不你姥姥带着你两个舅舅打上门来了。”蔡爱国估计拉架累够呛,抹了下脑门子上的汗说道:“李翠茹被你姥姥一脚踹牛粪里去了,殷大成被打的跑到村长家不敢出来。”
&esp;&esp;殷玉瑶一脸黑线,还别说,这姥姥还真是老当益壮啊!
&esp;&esp;第24章
&esp;&esp;记忆里,外婆一家对自己和弟弟还是挺好的,就是两家在不同区县,还偏偏正好是一南一北,离的太远了些。殷玉瑶怎么也想不明白当初妈妈怎么会嫁到这么远的土桥村来。
&esp;&esp;因为离的远,殷玉瑶记忆里也就每年过年能和妈妈回一趟外婆家,每次回去外婆舅舅们都将攒了许久的好吃的摆上
&esp;&esp;,走的时候还会给她和弟弟一人塞上两毛钱,这在村里可是让孩子羡慕不已的大额压岁钱了。
&esp;&esp;后来玉瑶娘去世了,姥姥和两个舅舅、舅妈带着表弟、表妹们都来奔丧了,姥姥甚至哭的昏厥了过去,在殷玉瑶的西屋躺了两天才醒过来。打那以后,殷玉瑶的两个舅舅每个月都轮流来一回,只为给两个孩子送点吃的。
&esp;&esp;但是距离的原因,舅舅们通常一大早出发,到这下午一点来钟了,路上就啃啃自己带的饼子,把东西送下看看两个孩子还好就回去了。
&esp;&esp;就这样跑了半年,瞧着殷大成和两个孩子都逐渐缓过来了,韩家舅舅觉得可以来的不用这么勤了,毕竟太远跑一天身体累的第二天都缓不过来不说,也耽误上工。正在韩家人商量着打算改成两三个月再来一回的时候,殷大成又娶了新媳妇。
&esp;&esp;这一下,殷家两个舅舅改成半个月来瞧一回,就怕两个孩子在家受后娘欺负。
&esp;&esp;李翠茹刚嫁过来的时候以为自己不能生育又被前头丈夫一家磋磨的原因,对殷玉瑶和殷玉磊小心翼翼百般讨好,对殷玉瑶两个舅舅十分客气。期间韩姥姥也来过一回,李翠茹一口一个大娘叫的可亲了,和老太太拍着胸脯保证会把两个孩子当亲生的一样。
&esp;&esp;韩姥姥自然不会光听她说,还是让儿子每半个月来看一回,就这么瞧了一段日子,感觉这李翠茹对两个孩子还真不错,两个孩子也被收拢了,也开口叫娘。
&esp;&esp;韩姥姥心里虽然酸楚,但同时也觉得欣慰,有个女人替自己闺女疼两个孩子也挺好,起码孩子有人照顾。
&esp;&esp;韩家两个舅舅因为这两个孩子的事跑了一年,耽误了不少工。他们见殷家已经回归正常生活,觉得自家总跑来也不是事,怕让李翠茹觉得自己仗着是孩子舅舅身份指手画脚似的,万一有心里有芥蒂,反而影响的是孩子。
&esp;&esp;两个舅舅和殷玉瑶商量了一回,就不再过来了,等过年时候再来接他们回外婆家呆几天。
&esp;&esp;正好这次过年的时候,韩家舅舅来接人赶上怀孕的李翠茹回娘家了,韩家不知道李翠茹怀孕的事,姐弟俩也没提。
&esp;&esp;其实那时候李翠茹对姐弟俩虽然不像后来那么不好,但也不像一开始那么亲热了,原主心性高傲倔强,也心疼舅舅辛苦,不肯说出来怕他们操心;殷玉磊年纪小,虽然心里能感觉到,但是懵懵懂懂的也不知道说。韩家也没有察觉出什么不对,留两个外甥住了五天就送回来了,也没发现什么不对。
&esp;&esp;最近外婆正好琢磨外孙女玉瑶该高中毕业了,还在家和两个儿子商量让他们抽空去趟土桥村,看看玉瑶是要回村里上工还是去镇上找工作。
&esp;&esp;不过这事也不是什么急事,两个舅舅商量看哪天天阴凉一点的时候去,要不骑车来回一天的功夫怕是要晒中暑了。
&esp;&esp;可这热起来一连一个月也没阴天,家里人也没再提。直到昨天晚饭后隔壁赵大妈带着儿子赵二过来了,脸上欲言又止的。
&esp;&esp;韩老太一边让赵大妈上炕坐,一边笑呵呵地问:“这是有啥事张不开嘴啊?咱都老邻居住了这几辈子了,有事你就吱声。前儿听说老二带你去县里医院瞧病了?是不是看病钱不凑手啊。”
&esp;&esp;赵大妈一听韩老太说这话,简直是掏心窝子的,登时也不瞒着了,拍了拍她手叹了口气:“我昨天是去县城里了,去瞧病之前正好赶上县城有批斗大会,我就站那瞧一眼。”
&esp;&esp;韩老太没怎么去过县城,也没怎么瞧见过批斗,他们这里批判的风气不重,村里人只要本本分分干活,不会扯上那些事,就连县里这样的事也不多。县里革委会风气还挺正的,不乱污蔑人,所以遇到这样的事大家都觉得挺稀奇的。
&esp;&esp;“是因为啥事啊?”韩老太好奇地问道:“还是上半年抓的那些特务的事?”
&esp;&esp;赵大妈摆了摆手,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是有个西北村的小伙子被驴踢伤下面不能人道,他们一家子想骗婚,打算拿高彩礼买回去个女孩子给他当媳妇,再从他爹那借个子……”
&esp;&esp;韩老太听的脸直抽抽:“什么乱七八糟的。”想着孙女都十岁了就坐在窗外乘凉,赶紧扯了一下她:“你小点声,别说这些乌七八糟的事,再让孩子听见。”
&esp;&esp;“哎,你当我爱说啊。”赵大妈看了儿子一眼,赵二也很尴尬,支支吾吾替自己亲妈打补充:“抓起来的不止那小伙子一家,还有一个牵线的,和一个准备卖女孩的。”
&esp;&esp;韩老太惊讶地瞪圆了眼睛:“还真有这么丧尽天良的,自己家的女儿都舍得卖?”
&esp;&esp;“不是亲的。”赵老二轻咳了一声:“那个,想卖女孩那个老婆子是自己女儿嫁了个鳏夫,她想把女婿前头生的女儿给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