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1 / 2)
但他的怒斥效果良好,从广播室到校长办公室,荣恩一路迎着学生们的注目礼,还收到了不少学生暗戳戳竖起的大拇指,甚至有学生明知道老师在现场,依旧高声冲着他呼喊,俨然将他当成了英雄:“你做的太好了!哦,我早就看橄榄球队那些在学校里横行霸道的家伙不爽了!”
好在,念在荣恩是初犯,并且一直以来表现良好,校长和老师并没有对荣恩做太过严厉的处罚,他们仅仅口头批评了他两句,就打电话叫来了荣恩的家长。
荣恩的母亲贝蒂斯将他领回了家,听完儿子的描述以后哈哈大笑,她将今天的《娱乐周刊》递给荣恩,道:“别生气了,荣恩,你瞧,奥斯蒙德·格里菲斯与利亚姆·海恩斯都是纽约大学的学生。而你们学校的橄榄球队成绩一直不好,他们能凭借橄榄球去往的地方最多也不过是社区大学,那些辱骂你的坏蛋连与你的偶像平起平坐的资格都没有,更别说嘲笑了。”
“利亚姆·海恩斯不是我的偶像。”
听她这么说,荣恩消了些气,但他还是立马纠正道。同时,伸出手接过了《娱乐周刊》,低头看向文字。
母亲递给他的页面是一篇关于利亚姆·海恩斯的报道。
荣恩没什么兴趣,但还是选择将它读完。
文章很长,但内容很少,总结起来就是,记者对利亚姆·海恩斯做了详尽的调查,但目前得知的信息只有他是纽约大学音乐系的学生,18岁,是一支学校乐队的成员,以及他是加拿大人。
仅此而已。
剩下的篇幅全是对帝势学院学生与老师的采访,从他们口中侧面敲击利亚姆·海恩斯的形象。
“他的隐私保护做的真不错。”
虽然说在这个年代,想要挖出某个人的身世、黑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多数人也很难保护自己的隐私,媒体总能找到认识他们、知道他们过去的人。
也许因为他是加拿大人,记者的情报网还没能布置到加拿大去吧。
荣恩想到,他将杂志翻转一面,却突然从一份评价《pn b》服饰设计的时尚文章上看到了母亲的名字,他惊喜道:“妈妈?这是你的投稿吗?!”
“对。”
贝蒂斯笑笑:“你还记得小时候总抱你的那个阿姨吗?我和她见了一面以后,她鼓励我可以给杂志投稿试试,结果《娱乐周刊》真的刊登了我的文章。”
荣恩知道母亲在时尚设计界小有成就,只是不同于其它同行热衷于在媒体上表现自己,母亲一向内敛,没有勇气以个人、以设计师的名义公开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观念,虽然只是一篇类似于影评的时尚文章,但这对她来说是一项了不起的进步。
“你真的太棒、太令人惊讶了。”
荣恩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与拥抱:“我很高兴你决定再次与她见面,也很高兴和你一起看了这部电影。”
“哦,谢谢你,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