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2 / 2)
其实是基于复古主义之心创造出来的,
这里的复古,是指上古时代。
我们都知道孔子的圣人国度,理想国就是上古时代。
所以其实,王莽是一个将那种虚幻主义的儒学刻在脑子里的人,
导致他的政策什么的都是空荡荡,漂浮的,落不到实际上的,他的失败也是必然的。
太过理想,怎么可能实现。
个人觉得王莽还真的挺有意思的,所以会具体写一写。
(单纯个人想法,错了请指正。感恩……)
【王莽封了侯,但他最后是怎么成为汉朝的大司马的呢?
此时汉朝的大司马先后被王氏一族给包揽了,王凤、王商、王根……
大司马王根准备退休了,所有人都认为淳于长应该接替大司马的位置,淳于长是王莽的表兄,王政君太后的外甥。
因为淳于长发迹在先,他在朝廷的地位超越了王莽,而且他善于阿谀奉承,又曾经为汉成帝立赵飞燕为皇后出过力,所以深受汉成帝的信任,当时的他是九卿之一的卫尉,长掌管着皇宫的禁卫。
大司马这个位置,王莽也想要啊,于是他为了扳倒他仕途上的竞争对手,秘密搜集了很多淳于长的罪行。
接着王莽利用探望王根的机会将这些消息告诉了王根,淳于长暗中为接替您大司马的位置已经做好了诸多准备,甚至已经给不少人封官许愿了……
同时他还说出淳于长育被废皇后许氏私通之事。
王根闻言大怒,让王莽将这些事报告给太后知晓,王政君得知之后勃然大怒,相比外甥,她还是寻信任自己的弟弟,以及自己家族里的王莽。
很快,汉成帝就罢免了淳于长,查清了他的罪行,最后在狱中将他杀死了……
王莽成为大司马的有力竞争对手就这么倒了台,上台的自然就是他了。】
邓禹嘴角抽搐,“原来如此,王莽为了扳倒淳于长居然做了这些事情。”
他嘲讽笑道,“虽然说淳于长是咎由自取,但王莽这般行为又怎么称得上是“无暇君子”呢?”
刘秀神色平静,“这世上是不存在完全没有私心的人,即便王莽被当时的众多名士赞颂。”
这话谁都明白,但当时的王莽确实站得实在太高了……四两拨千金啊,他置身事外,却能将大汉朝廷搅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