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节(1 / 2)
<dt css="rd">
&esp;&esp;他们这一趟是为赏梅而来,霍霆山带着人直奔梅林。
&esp;&esp;来之前,裴莺只是想出来走走,透透气儿,对霍霆山说的“一大片梅园”并没有报多大的希望。
&esp;&esp;但当真的看到,裴莺却不住为之倾倒。
&esp;&esp;大片的雪梅连成一片,厚雪压梅,雪白间透出点绯红,像美人玉颊上透出的胭脂色,美得如梦如幻。
&esp;&esp;梅林还有其他人,多是一些少年人,也有身着僧袍、手持扫帚的僧人。
&esp;&esp;“娘亲,这里好漂亮。”孟灵儿惊叹。
&esp;&esp;裴莺亦是惊叹:“确实美,不虚此行。”
&esp;&esp;旁边的男人低笑:“也不知是谁之前还犹豫着是否要前往。”
&esp;&esp;裴莺没想到她在正厅的那点犹豫居然被他看出来了,耳尖微红,但认是不可能认的,“反正不是我。”
&esp;&esp;霍霆山长眉微扬:“我又没说是夫人。”
&esp;&esp;裴莺:“……”
&esp;&esp;她有时真的和他聊不了一点天。
&esp;&esp;裴莺带着女儿先行往前,把霍霆山甩在身后。
&esp;&esp;霍霆山目光扫过周围,而后才懒洋洋抬步跟在她们母女后。
&esp;&esp;母女俩边走边聊,踩着石阶不知不觉到了梅林深处。
&esp;&esp;这时忽的有一阵寒风拂过,裴莺和孟灵儿齐齐将脸埋进狐裘氅衣的围脖里。
&esp;&esp;寒风还在呼啸,风声呼呼,不过稍缓了些。
&esp;&esp;孟灵儿从大氅里将汤婆子拿出来些:“娘亲您真的好厉害,前有香皂,后有汤婆子,还有马镫和高桥马鞍,我猜应该也是您的功劳吧,您是如何想出这般多东西?”
&esp;&esp;裴莺早就想好理由:“在一本古籍上看到的。”
&esp;&esp;“那本书还在吗?我也想看看。”孟灵儿好奇。
&esp;&esp;裴莺笑道:“已不在。”
&esp;&esp;这话说完,裴莺忽然看到一棵梅树后面露出半片衣角。
&esp;&esp;有人在?
&esp;&esp;下一刻,仿佛是解答了裴莺心里的疑惑,一抹身影从梅树后出来。
&esp;&esp;原是一个手持扫帚的僧人。
&esp;&esp;那僧人看着她,两息后,对她行了一个僧礼,然后拿着扫帚缓缓走远。
&esp;&esp;身后的男人这时慢悠悠上前:“夫人莫要又看愣了神。”
&esp;&esp;裴莺收回目光:“才不会。”
&esp;&esp;他们赏了一个时辰雪梅,这次裴莺终于如愿堆了一个小雪人,还捡了石子镶在雪人脸上,给它当眼睛。
&esp;&esp;赏完雪梅,本来是要离开寺庙的,但走着走着,裴莺走偏了。
&esp;&esp;她被一棵树吸引了目光。
&esp;&esp;那应该是一棵有些年纪的树了,苍劲挺拔,树上挂了不少系着红布的木牌子,木牌随着风微微摇曳,树枝上还盛了些白雪。
&esp;&esp;红与白,还有沉稳的木质色,再往上的湛蓝如水晶的天,色彩交融之中形成一副绝美的画。
&esp;&esp;裴莺看到树下有小娘子在抛木签,她们将系着红布的木签高高抛起,有的成功挂到树枝上,有些抛了个空,在空中滑出一道曲线重新落在地上。
&esp;&esp;成功将木牌挂到树上的小娘子喜笑颜开,那些抛空的则是懊悔的“噢”了声,然后去捡牌子,锲而不舍继续抛小木牌。
&esp;&esp;孟灵儿对小木牌来了兴趣:“娘亲,听说这寺庙灵验,我也想去许个愿。”
&esp;&esp;裴莺:“那就去吧。”
&esp;&esp;“娘亲和我一起去。”孟灵儿握住裴莺的手,拉着她一同来到大树旁不远支起的小摊前。
&esp;&esp;“要两份木牌。”孟灵儿拿出银钱。
&esp;&esp;旁边就有笔,孟灵儿自己拿了一支,又给裴莺一支。
&esp;&esp;裴莺一手拿笔,一手拿着小木牌,站着没动,而这时孟灵儿已在牌子上写字了。
&esp;&esp;裴莺想了想,也动了笔。
&esp;&esp;待写完,俩母女拿着牌子到树下。
&esp;&esp;孟灵儿单手将牌子高高抛起,第一次就挂了上去,裴莺看了下角度,也接着抛了木牌,居然亦是一回就中。
&esp;&esp;“嗳,运气不错。”裴莺弯起眼睛。
&esp;&esp;霍霆山站在不远处,看着那棵树眯了眯眼睛。
&esp;&esp;挂完木牌,这次是真的回去了。
&esp;&esp;裴莺和孟灵儿乘马车回郡守府,再用个晚膳,夜幕降临。美妇人拿起游记,打算看一会儿书就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