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节(2 / 2)
&esp;&esp;“这里是前庄村,你们找谁?”
&esp;&esp;“我们是农业部门的,听说这边引进了一批新农机,想来走访一下。”
&esp;&esp;“新农机?你是说乡里农机社的‘农神’么?已经回去了!”
&esp;&esp;女调研员一愣:“回去了?不是说今天早上来这边工作么?”
&esp;&esp;难道“农神”的工作亩数作假?
&esp;&esp;他们是从农机社那边,了解了工作计划,然后再突击抽查反馈的。
&esp;&esp;要知道国家支持,就意味着补贴,就意味着钱。
&esp;&esp;骗补贴的行为层出不穷,很多就是靠着虚构效果,虚构数据,虚构先进性。
&esp;&esp;不过这次,显然她想多了。
&esp;&esp;“恁来晚了,人家已经干完嘞”
&esp;&esp;一人绘声绘色的形容着,地道的鲁省口音听起来很有气势:“那玩意儿是真能啊!侧腰滴门一打开,花花花往外出飞机!”
&esp;&esp;沪上打工回来的小刘纠正道:“人家那叫无人机!不是飞机!出飞机还了得!恁以为是航空母舰呀!”
&esp;&esp;“那不是一个意思么!我们三个大小伙子往里面送料,都没那玩意儿撒的快,几百亩地,从前到后乱七八糟的事儿加一块,愣是没超过半小时就干完喽!”
&esp;&esp;“我还和那司机商量着,我二叔家的地也没弄,那司机不愿意,说都排满了,要赶去下一家,让我自己和农机社打电话重新约。”
&esp;&esp;女调研员拿出小本本,虽然没有赶上,但这些农户的反馈也很重要。
&esp;&esp;“要我说,他那个东西效率这么高,应该就指着一个地方洒,一个村都包圆了再去下一个地方,不然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
&esp;&esp;女调研员写下:统筹性有待提升,工作订单过于分散……
&esp;&esp;当然,这不是“农神”的问题,毕竟这是个新技术,不是所有人都知道。
&esp;&esp;如果“农神”的应用,能够更加普遍,就能像传统农机那样,有更合理的区域规划,效率应该还能再提升。
&esp;&esp;“那您觉得,农神的价格贵么。”
&esp;&esp;“我滴天爷,一亩地才五块钱!哪里贵了~!”
&esp;&esp;“去年找人手撒的,一亩地几十块钱,就这还得是沾亲带故才愿意来,每天管饭,农忙的时候谁家都缺人。”
&esp;&esp;旁边小刘突然说道:“一亩地五块钱?”
&esp;&esp;“嗯啊,咋了?”
&esp;&esp;“你家300亩,他半小时挣了1500?”
&esp;&esp;肥是自家准备好的,农神也就费个油钱、电钱……
&esp;&esp;虽然没细算过……但小刘感觉,这比送外卖有前途啊……
&esp;&esp;他是去过大城市的,不觉得自己学不会操作“农神”。
&esp;&esp;只是心想这么一台机器,很贵吧?!
&esp;&esp;小刘决定回去打听一下,虽然老家这边只有一台,肯定不饱和,哪怕以后饱和了,他也能开去别的地方……那毕竟是一辆车子不是?
&esp;&esp;有趣的事情是……
&esp;&esp;一通操作下来,农户感觉自己赚了,毕竟真金白银的省下了钱,全是纯收入。
&esp;&esp;(想)开农神的也觉得自己赚了,半小时一千多块,哪怕刨去成本,也肯定有的赚。
&esp;&esp;两边都觉得自己赚了,这就是生产力的提升……
&esp;&esp;而不是一个链条上的上下挤压内卷。
&esp;&esp;女调研员不但认真询问了农户们的想法,还去了农神刚才工作的地方看了一眼。
&esp;&esp;黄色的土地上,黑色的基肥很显眼。
&esp;&esp;而且恰巧旁边一块地上,有人正扛着麻袋,在隔壁地块人力撒肥。
&esp;&esp;撒的有稀有疏,不够均匀,和隔壁农神作业的土地,视觉上有着明显对比。
&esp;&esp;女调研员感觉这场景很有参考意义,拍下了一张照片,准备拿回去汇报。
&esp;&esp;然后叫上同事,出发去下一个调研点了……
&esp;&esp;这次得有点提前量,否则又赶不上热乎的。
&esp;&esp;同样的工作,在不同的省份,不同的村庄都在发生。
&esp;&esp;这次“两部联合调研”,从京北出发,兵分数路,化整为零,一路南下。
&esp;&esp;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
&esp;&esp;……
&esp;&esp;之后的几天里,周瑞大部分精力,都倾注在了“农神”相关领域,编写程序,筹备数据中心,设计“一体化压铸”的产线,协调各方情况。
&esp;&esp;偶尔有空了,也会刷刷经验。
&esp;&esp;而农业部、科技部两部联合调研的进展反馈,也来的比他想象的早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