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1 / 2)
<dt css="rd">
&esp;&esp;赵鲤进去时,一眼就看见一个头发花白,精神很好的老妇。
&esp;&esp;她抱着才三四岁的孙子,坐在条凳上,垂着头,偶尔抬头间露出些不耐。
&esp;&esp;这种神色赵鲤很熟悉,常出现在一些法律意识淡薄,只爱走街串巷谈八卦的妇人身上。
&esp;&esp;但她们也堪称活体情报站。
&esp;&esp;赵鲤对身边力士交代了几句。
&esp;&esp;院中有一棵开得极好的金桂,赵鲤和沈晏并肩坐在树下。
&esp;&esp;沈晏看花开得好,折了一枝。
&esp;&esp;撸下花苞包在手帕里,递给赵鲤遮隔壁传来的臭味。
&esp;&esp;赵鲤其实并不需要这个。
&esp;&esp;但还是接了,挡在鼻端。
&esp;&esp;也不知道是金桂的味道更香,还是沈晏身上熟悉的松木味道更香。
&esp;&esp;“谢谢,沈大人。”赵鲤道。
&esp;&esp;说话间,赵鲤叮嘱的力士,单手推着不情不愿的老妇走了出来。
&esp;&esp;看见周围都是警戒的侍卫,这老妇人就算看见赵鲤心里有千般嘀咕,也是不敢嘴欠招惹的。
&esp;&esp;乖乖的赵鲤问什么,她答什么。
&esp;&esp;“看口供,你曾在官差拿谢家老二的前一晚,听见惨叫?”
&esp;&esp;赵鲤手里拿着调取来的卷宗。
&esp;&esp;那老妇人老实的点了点头:“谢家从来苛待二子,二子的卧房就在后院柴房。”
&esp;&esp;“与我家卧室一墙之隔,每夜什么动静听得清清楚楚。”
&esp;&esp;谈到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她有些来劲:“那天夜里,谢家老二的房里传出响动。”
&esp;&esp;“夜半时分,一声惨叫吓死人了!”
&esp;&esp;“我觉轻,惊醒过来,就听见那惨叫声好像是被人用枕头蒙回了嘴里。”
&esp;&esp;这老妇神秘看向沈晏道:“您猜,我听见什么了?”
&esp;&esp;她倒是会挑得很,八卦也挑着长得好看的男人。
&esp;&esp;沈晏却只斜眼看她。
&esp;&esp;眼神冷厉得她不敢卖关子:“我听见隔壁屈氏在嘤嘤的哭。”
&esp;&esp;“隔壁谢家当家的说,幺儿,莫怪爹娘。”
&esp;&esp;“家中实在家贫,养你那么大,总要为家中做点牺牲。”
&esp;&esp;老妇故弄玄虚的说完,赵鲤缓缓吐了口气:“听闻盛讼师曾在坊间收集了一些,谢家老二不在凶案现场的人证口供。”
&esp;&esp;赵鲤的话一出口,老妇面色发白就欲否认。
&esp;&esp;盛讼师所说的人证口供,都是秘密进行,明面上谁也不敢招惹石家那种人家。
&esp;&esp;“别担心,经此一遭,石家威胁不了任何人。”
&esp;&esp;赵鲤宽慰了一句。
&esp;&esp;这老妇才肯松口:“谢家老二是个勤勉的孩子,凶案发生那日,盛讼师找他定了条江里的松鲥鱼。”
&esp;&esp;“他捕捞许久,哪有时间行凶杀人。”
&esp;&esp;“再有回家时,一身干干净净,手里提着盛讼师给的松花糕。”
&esp;&esp;“看我孙儿嘴馋,还分了我孙儿一块。根本不像他爹娘兄姐所说的,一身血衣很晚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