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2 / 2)
&esp;&esp;方谨眼睛亮亮地道:“督公让我转告干爹,他已经密奏上去,圣上发了火,内官监掌印太监的位置八成是不保了,连带一票人跟着要落马。您这边办完了赈济的事,便即刻启程回宫里去,这个位子可以争一争。”
&esp;&esp;方维嗯了一声,轻轻摇头道:“哪里有那么好争的。干爹在宫里根基浅,没各处打点送礼,眼下又得罪了人。引火烧身的事,不做也罢。”又问:“那你呢?”
&esp;&esp;方谨道:“他叫我回来接着做监工的事,说我这次死里逃生,不免有些议论,等过一阵子吉壤修成了,给我寻个机会调回宫就是。”
&esp;&esp;方维听了这话,才放下心来,微笑道:“这倒是我的一块心病,很好很好。”又搭着他的肩膀道:“算着没几个月的工夫了,不怕。到时候,我亲自过来接你,咱们一家人团团圆圆过年。”
&esp;&esp;第234章 辞别
&esp;&esp;江之仪带着几十车太仓粮到达的时候, 是三天后的中午。艳阳高照,方维挺拔地站在村口,等得一身是汗。遥遥地望见车队, 他便拱手相迎。身边的周县令直直地跪下去。
&esp;&esp;江之仪扶着长随的手下了马车。他摆手叫周县令起来, 又对着方维微笑道:“鄢大人比我原来想的通情达理。总算不辜负方大人的托付,代灾民顺利领了朝廷的救济。”
&esp;&esp;方维见他神色憔悴,知道他前几日一定是处处碰壁, 叹口气道:“江大人劳苦功高,昌平数万百姓感念不尽。”
&esp;&esp;江之仪对着周县令肃然道:“这批粮食, 是指定给吉壤工地的, 断然不可做别的用途。”
&esp;&esp;周县令连连点头道:“下官知道了, 已经在工地旁边弄好了粮仓,由净军看管。”
&esp;&esp;方维冷冷地看了他一眼:“你带着人押运过去吧,自己也住在那里守着。再出差错,你自己死在那就好了,算你殉职, 不要连累了家人。”
&esp;&esp;周县令吓得浑身一凛,连忙指挥着人将粮食押走了。
&esp;&esp;江之仪向四周望了一望,见没有人, 便小声道:“方大人, 我办完这趟差事,就要去南京都察院了。”
&esp;&esp;方维并不吃惊, 点头道:“也好。听说那边风景极好, 做官十分体面, 殊无事事。我想求这么一个地方, 亦不可得。”
&esp;&esp;江之仪笑道:“严阁老做事还是体面的。我原想着得把我送到甘肃去,不料安排我到南京养老, 心满意足。原本我接了消息,在府中长吁短叹,夫人见我闷闷不乐,便问我:俸禄可照发?我便答是。又问:可管事?我答不管。夫人大喜,笑道:这样神仙事,明日便启程都好。我心中也是豁然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