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2 / 2)
刘艺妃的表演在现场反响极高,这些大学生起步的家伙全都跟着唱起了勇气大爆发。
当刘艺妃结束了表演,后台等着她的姚贝那立即上前跟她拥抱,“茜茜,非常成功!”
刘艺妃,“真的吗,我嘴型没问题吧?”
“完全没问题!”
第一次假唱,还怪紧张的嘞。
随后刘艺妃赶紧看向春晚舞台,主持人正在介绍海外华人过春节的情况,大屏幕上有照片和视频。
可惜离得太远,刘艺妃没能看到王权的音容和笑貌。
杨蜜一家都看到了。
“哎呀,这是权儿吧!”杨春铃兴奋道,“爸,你快看,王权上春晚了。”
“谁?”耳背的杨老爷子问。
杨小临没好气地解释了一句,“就是拔过您气门芯的那个隔壁家的王富贵儿。”
“他啊,我瞅瞅!”
杨蜜,“没了,看重播吧。”
杨老爷子,“啥,人没了?这么年轻,可惜喽。”
杨蜜,“……”
……
离开了总领事馆,洛杉矶已经天亮了,王权回家睡了一觉又来到中國城,这里的年味儿十足,还能看到舞狮,王权买了一些礼物去桃乐丝家做客。
中间他先后接到了刘艺妃和杨蜜的电话,还收到了不少国内同行的拜年短信和彩信,女演员居多。
桃乐丝今天打扮的很有女人味,她亲自下来迎接,然后挽着王权的胳膊开了门。
路上她告诉王权一件事,“我听爷爷说,邹老板好像有卖掉嘉禾的打算。”
陶大器他不仅行医,也收徒,有几个徒弟后来也进入电影圈当了武行,包括陶威龙也干过武行,还在李小龍的剧组翻过跟头,香江叫的上名字的武行基本都在他那里接过骨头,所以他和香江电影圈的关系很近。
陶大器和邹文怀的关系更近,邹文怀今年八十岁,除了去那些大医院做检查,平时去的最勤的就是陶大器的医馆,一个82岁的老头给80岁的老头看病,更像是朋友,聊聊天,吹吹牛。
所以陶大器算是最早得知邹文怀有退出影坛想法的人。
“王导,这件事你怎么看……”
奥斯卡夜,母女赛美,旗开得胜!
王权听得懂桃乐丝的意思,嘉禾耶,香江电影历史上最辉煌的公司,甚至可以说没有之一,是这家公司一手捧出了李小龍和程龍两位国际巨星,奠定了香江娱乐江湖的格局,那四块金砖的片头是无数八零九零人的青春回忆。
“怎么你有兴趣。”王权笑问。
桃乐丝,“确实有一点,这家公司现在的市值并不算高,也就几亿港币。”
也就几亿,桃老板现在口气是真大,几亿港币已经不放在眼里了。
不过王权也有点好奇,“怎么这么便宜啊,我印象中嘉禾片库里的佳作不少啊,就这些老电影的版权,放在好莱坞也值老鼻子钱了。”
而且嘉禾在亚洲范围内还有不少电影院呢!
桃乐丝算是半个香江人,小时候经常去香江短住,她还见过爷爷给邹文怀拔罐,按照她的说法,“本来香江电影行业就日薄西山了,股价自然涨不上去,再加上学人家玩互联网,搞视频网站赔了钱,股价就更得降了。”
桃乐丝进一步劝说王权,“我们想做全球发行,亚洲尤其是东南亚市场,其实并不容易,毕竟东南亚国家众多,是细分的好几个市场,六大都是经营多年才有了现在的成果,我们与其从零开始,倒不如直接买一家现成的公司,嘉禾简直太合适了,他们本身就有遍布亚洲的发行渠道,而且在香江、湾湾、内地、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都有影院!”
听到这,王权果然心动了,“这么说嘉禾还真不错啊!”因为发展的早,嘉禾的电影院都是自家的,而且当初进入内地建电影院,政策也相当优渥,基本上都是自己的房产,没有房租的后顾之忧。
桃乐丝,“怎么样,要不咱们筹集一些资金,把它拿下来!”
王权问,“现在嘉禾的股份分配是什么样的?”
桃乐丝显然做了一些功课,“最大股东还是邹老板他的家族,然后是李嘉成,之前嘉禾遇到过几次危机,都是李嘉成看在朋友的面子上,帮邹老板度过了危机,现在也成了嘉禾的第二大股东,然后还有百代唱片……”
股东虽然多,但大家持有的意愿并不强烈,很多人包括李嘉成都是看在邹老板这个人的面子上,如果邹老板说不干了,估计大家也乐得甩下这个包袱。
桃乐丝的想法是,龙抬头的电影以嘉禾和香江为跳板,进军东南亚,再配合霓虹的分部,内地的乾坤,亚洲市场尽在掌握!
而王权和她想的正相反,他想的是华语片以香江和嘉禾为跳板出口东南亚,并配合龙抬头走向世界。
内地电影想要走向世界将来只会越来越难,但如果这部电影披上港片的皮,那么难度将会大打折扣,西方对内地很警惕,但对香江又是另一何种态度。
而且此外合拍片享有更多的政策福利,一些尺度的电影在内地不能拍,换做香江资本,或者故事发生地在香江,则很容易通过电影局的审核。
就比如王权曾看过杜奇峰未来的一部电影《毒战》,这部电影如果是内地团队来拍,除非有大能帮忙,否则能被相关部门折磨疯,但两地合拍,杜奇峰轻而易举就拍出来了,内地导演都羡慕哭了。
“桃儿,咱们是不是兄弟。”
“当然了,过命的兄弟!”
王权,“那这样,嘉禾你不要跟我争,这是华语电影的一块金字招牌,它理应留在华夏,为华语电影继续发光发热。”
“就算我们买了也会留在华夏啊,而且龙抬头也有你的一半啊。”
“是一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