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节(2 / 2)
&esp;&esp;“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福松心中响起周清曾经跟他说的诗。
&esp;&esp;经过此前的心魔劫之后,福松虚妄减轻许多,如今心中一定,拂拭掉明镜尘埃,道心平湖一般,不起波澜。
&esp;&esp;回过神来的福松,明显意识到自己的心灵修为已经提升不少,只是梵音来得突然,他一时间没认知到自己的道心进步,受其撼动神魂。
&esp;&esp;平静下来过后,眼见一头生着犄角的邪魔冲向自己,福松随手打出一道土黄光芒,乃是土行真光,其重如山,其势若岳。
&esp;&esp;轰然间,将邪魔崩碎。
&esp;&esp;而周边还有魔虫冲撞他的肉身,皆被福松以土行真光生出的防御罩震飞。
&esp;&esp;“原来我这么强了。”福松经过一番应对,外界的梵音再也对他造不成实质性的伤害,而旁边不远处的天玄,弹指惊雷,已经开出一条通往山峰的路。
&esp;&esp;福松跟上去,几步来到石碑前,略微落后天玄小半个身位。
&esp;&esp;“福松道友的缩地成寸,当真使得精妙。”天玄赞许一声。
&esp;&esp;福松笑着应承一番。
&esp;&esp;缩地成寸是上古开发出的土系神通,以福松原来的修为,不足以施展得如此轻描淡写。因为这神通,已经有些元婴才能施展的瞬间移动之韵味。
&esp;&esp;以结丹修为施展出来,本来颇是勉强。
&esp;&esp;可是他心境提升,对于“缩地成寸”的道意理解更深刻,施展之间,自然有了一分举重若轻的味道。
&esp;&esp;天玄注目石碑片刻,叹息一声:“弥陀世尊的一截指骨,落在我等身上而言,便是一座大山。”
&esp;&esp;他这些年在黄泉鬼宗,见识更增。
&esp;&esp;知晓弥陀世尊曾经进入魔界,被某个仙尊击杀,道性破碎,残躯散落,只是没想到雷骨山下的地底魔穴深处,居然会有一截弥陀世尊的指骨。
&esp;&esp;而且正是这次魔气爆发的源头。
&esp;&esp;看来魔穴中,诸多魔头,兴许是昔年追随弥陀世尊的广罗大众。
&esp;&esp;这些魔头,追随弥陀世尊,也是追随理想,最后却和弥陀世尊一起坠入魔道。
&esp;&esp;可叹可敬可悲!
&esp;&esp;福松洒然道:“天玄真人,我们还是先上山吧。”
&esp;&esp;以他目前对祸福的感知,明显能体察到,山峰之外,不断有危险加深。弥陀世尊的指骨作为魔气源头,反而更加安全一点。
&esp;&esp;当然,安全也是相对的。
&esp;&esp;既然发现了魔劫的源头,若是能解决,至少能阻止魔劫爆发出更大的危害。
&esp;&esp;但先前逸散的魔气,逃到地表的魔头,以及那引发心魔的邪魔,暂时不在福松的考虑中。
&esp;&esp;天玄点头:“我的时间不多,便依福松道友所言。”
&esp;&esp;有他暂时保驾护航,只要支撑到青阳道宗过来支援,福松和商子建都不会有性命之忧。
&esp;&esp;不得不说,这个时代对修炼者已经很好了。
&esp;&esp;放在他那个时代,天玄唯一能依靠的是自己。
&esp;&esp;大道独行,也不意味着最开始要一个人走,只是越到后面,身边的人越少,也越是孤独。
&esp;&esp;生命本就是如此残酷。
&esp;&esp;伴随上山的过程中,梵音再度变化。
&esp;&esp;“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esp;&esp;不断重复的梵音,仿佛有洗脑的效果,让福松下意识就想回头。他很清楚,如果回头,肯定是最差的选择。
&esp;&esp;既然师弟说过,他会出手,福松心里很安定。
&esp;&esp;自他认识清之以来,清之便是那最安全可靠的大山。
&esp;&esp;福松甚至可以说,如果有必要的话,清之是能干出四个先天围殴罡劲武者的事。
&esp;&esp;主打一个稳妥!
&esp;&esp;伴随梵音“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响起,福松心海中,出现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绝望、血腥、急躁……
&esp;&esp;福松的心灵得到淬炼的同时,他的土行真光也在加速流逝。
&esp;&esp;这是一场无形的战斗。
&esp;&esp;福松的性格其实是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esp;&esp;压力越大,他越是能爆发出潜能。
&esp;&esp;他可以自己倒下,但一向是不愿意被别人压倒。
&esp;&esp;越是上山,越是风刮得激烈。
&esp;&esp;渐渐地,梵音低不可闻,而山中荡漾起刀子般的风,吹得福松道袍开裂,皮肤出现细微的伤口,有鲜血淌出,随即被风刮去。
&esp;&esp;福松的土行真光流逝也加快不少,他用土行真光护住要害,并以母蝗虫的土行精气,维持生机。
&esp;&esp;福松一路苦苦支撑,跟随天玄到了接近峰顶的位置。
&esp;&esp;峰顶有一座小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