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节(1 / 2)
<dt css="rd">
&esp;&esp;“领导,我这边已经没办法了,天天安排人加班,再这样加班下去,工人也受不了。”孙爱国之所以这样说,是有道理的!
&esp;&esp;虽然说厂子里面提供一顿好饭,但是这些菜拿回去大部分大人就给家里老人孩子吃,自己吃的并不多,也就没有家里人的单身汉过的比较好,其他上有老下有小的,谁带一份菜回去不是给孩子老人吃的多。
&esp;&esp;“唉!”一机部领导听到这话也是头疼!
&esp;&esp;那些学校毕业出来的,又不能强行叫别人来当工人,大部分学校毕业现在出来都可以当干部,谁愿意来工厂啊?强扭的瓜不甜!
&esp;&esp;“那就歇一歇吧,人最重要!”一机部领导只有这样办了,还能怎么办?
&esp;&esp;刘海这边顺利的把组装领导人用车交了出去,厂子专门组织了十几个工人进行组装,因为是手工打造,所以说并不需要太多的人。
&esp;&esp;“小刘,去年你的打井机可是立下功劳了,这次要什么奖励?”孙爱国从部里回来就找到刘海,开门见山的问道。
&esp;&esp;第231章 二柱子转运了
&esp;&esp;“这个去年不是已经给了吗?打井设备制造出来就给了!”刘海听到这话,有些疑惑的问道?
&esp;&esp;“给了吗?好像没有吧?”
&esp;&esp;“这次是农业部准备给你奖励,还有你发现的红薯以及土豆。”孙爱国开口说道。
&esp;&esp;“我也是农民,要什么奖励?只要大家能吃饱饭就好了,我小时候逃荒来这边,是村子里面的人收留的。据他们说,我父母好像就是饿死的。”刘海摇摇头说道,自己坚决不能要这个奖励。
&esp;&esp;孙爱国听到这话,开口说道:“今年北方还是天旱,不过有水井给小麦浇两道水,然后再给玉米浇几次水,眼下看能够有几分收成。”
&esp;&esp;“要是没有那些井,今年说不定很多地方都绝收了,特别是土豆与红薯,这两种作物只要浇两次水,多少都有一些收成!”
&esp;&esp;听到孙爱国这话,刘海点点头,打井主要是北方这边的旱地,水稻田打井不现实,水稻田还是需要修建水库等水利设施。
&esp;&esp;旱情一般也就是几十天,一个月时间,只要在这一段时间多浇水两次,能够把苗保住就好了。
&esp;&esp;也不可能说多丰收,但是多少有一些收成,不至于颗粒无收。
&esp;&esp;“这个我不能要,我也没有什么功劳,我就是发现而已,培育这些全部是农业部那些专家做的,我怎么好的意思在里面拿功劳呢?”刘海又这样说道。
&esp;&esp;“那好,那就这样办吧!”听到这样说,孙爱国点点头。
&esp;&esp;再说农业部这边今年算是松了一口气了,旱情得到了缓解了,前一段时间农业部上上下下都焦头烂额,到处都天旱,特别是北方这边。
&esp;&esp;好在去年打了不少的井,虽然人辛苦一些,起码把苗保住了,并且今年至少还有几成的收成。另外,机器也起到了大作用,特别是柴油机进行抽水,一台柴油机可以抵上几十个人使劲干。
&esp;&esp;在各级人员的努力下,这一波旱季算是基本上挺过来了,也就部分地区比较严重,其余大部分地方都要好很多。
&esp;&esp;农业部这才准备给各级人员奖励,作为土豆以及红薯的发现人,刘海这边是绕不过去的,另外还有去年制造设计的打井设备,这个也是功劳不能少的。
&esp;&esp;其实旱季最严重的就是粮食正在长的时候,那个时候地里面的粮食并没有长满,一旦大太阳的话,几天就晒干了,反而是粮食如果把整个地都遮蔽起来,相反还要好一些。
&esp;&esp;而且现在粮食长起来了,后续只要不是太严重,并且有井水浇灌,多少都有一些收成的。
&esp;&esp;特别是土豆之类的,今年影响虽然有,但是肯定没有其他的大,毕竟玉米都算基本保住了。
&esp;&esp;孙爱国把刘海拒绝要奖励的事情汇报上去之后,一机部领导没想到刘海会这样说,更是觉得刘海就是一个纯朴的农村青年,又给刘海写了两幅字。
&esp;&esp;当然,农业部的人情一机部这边肯定要接着,部与部之间可不会存在让人情什么的。
&esp;&esp;刘海这边出商业版的越野车图纸,李大力几名属下就开始制造起来,现在维修科的设备可以说是与厂子里面一样的,厂子里面能加工的维修科也可以加工,李大力几人的技术算是锻炼出来了,毕竟有机器在那边,你怎么折腾技术,想不提高也不行。
&esp;&esp;更何况还有刘海在这边不时的指点。
&esp;&esp;刘海偶尔来看看几人加工零部件,心里琢磨着要把这些设备升级?
&esp;&esp;“算了,再等几年吧,现在这样已经够用了!”不过刘海想到很多其他厂子,就连老大哥淘汰的设备都没有。
&esp;&esp;设备升级,有时候不是说你想升就升的,要等到全国整体工况水平达到一定才能升级,哪怕刘海现在不断的升级,搞出单片机,搞出初代的数控机床又有什么用?
&esp;&esp;其他厂子工人根本接受不了这种快速的升级,要等到升级的这一批设备大规模的在全国运用,并且培养出足够多的人才,才能够进行下一步升级。现在工人数量都不够,说升级也是枉然。
&esp;&esp;当然,现在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在等一些年下乡的青年,也许就不会那么多了,毕竟现在各地方缺人缺的厉害!
&esp;&esp;当年老大哥的专家撤走之后,很多留下来的技术国内工人吃不透。
&esp;&esp;技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是能用,第二个是吃透技术,一旦吃透对方的技术,那么就可以升级,而在能用的层次,就只是能用。
&esp;&esp;刘海最近的作息时间也正常起来,早上来厂里上班,下午下班之后就回四合院!
&esp;&esp;一大爷升官之后,在院子里面的话也多了,随时都可以听到大声的说话,就连二柱子说话声音也大了,不知道他的处理怎么回事,多半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处理了!
&esp;&esp;星期天,刘海就在家里,开始琢磨盾构机的事情,准确的说,这个时候叫隧道掘进机,现在这个都是手动的,有不少的缺点,但是技术是一步步的起来的。
&esp;&esp;眼看着要不了多久就要挖地道了,这东西正好拿出来。
&esp;&esp;刘海住的地方是第一道院子与第二道院子之间,左边的两间不大的房子,改的时候就改成了一个套间。
&esp;&esp;“哟,二大妈买这么多猪下水啊?”后院里面一大妈开口问道。
&esp;&esp;“是小海买的,他说改善伙食。”二大妈看着盆子里面的两副猪下水,除开猪肝小肠没有,其余都有。
&esp;&esp;一大妈笑眯眯的说道:“这孩子还真好。”
&esp;&esp;“可不是咋地。”二大妈笑眯眯的与秦怀如用热水反复洗。
&esp;&esp;这是刘海一大早去大红门肉联厂拿的,二大妈平时给自己洗洗刷刷的,也去二大妈家里吃了好几顿饭,给粮票什么的也不要,二大爷又不喜欢占小便宜,虽然当了车间主任,但是好几个孩子,几个孩子读书不要钱,但是吃穿要自己解决啊。
&esp;&esp;二大妈还随时给刘海灌开水什么的,正好现在星期天,自己有空就去买回来,让二大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