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风 第827(1 / 2)
陈沉眼看着他们向其他小组呼叫支援,紧接着,另外两个小组开始朝中心汇合。
他们的动作相当专业,从发现痕迹开始,枪口从始至终都没有放下过。
小组三人分别指向三个不同的方向,在其他两个小组汇入之后,又以每人30度左右的控制角继续向前搜索。
每一处掩体都得到了最合理的运用,如果遭遇袭击,他们立刻便能汇聚数个火力输出点,形成一波快速的反击压制。
眼看敌人已经越来越近,陈沉的心跳也开始逐渐加速。
他的手里还有半个弹鼓,不到40发子弹。
这还是在撤离过程中重新进行快速弹药分配的结果,如果不是从其他队员手里拿到了弹鼓,现在的他,甚至有可能是赤手空拳的。
身上没有防护装备,枪里没有足够的子弹,更别说投掷物了。
一旦对方靠近,自己的反击能力是相当有限的。
这种时候,继续向后撤离似乎是最好的选择。
但问题是,陈沉一旦放弃了当前的阵地,就等于放弃了发起后续进攻的战位。
他打算赌一把。
赌对方搜索前进的速度,赶不上无人机空投的速度。
既然石大凯说十分钟,那就是十分钟。
此时,敌方侦察组距离陈沉已经不到200米,陈沉架好了枪,切换到单发模式,心里已经做好了打算。
如果空投到不了,这30发子弹,就要带走全部9个敌人。
认命?同归于尽?
不存在的。
哪怕只有一线机会,陈沉也要活下去。
距离150米,陈沉的瞄具中的准星已经锁定了一名敌人的脑袋。
只要扣下扳机,他就能立刻收割掉第一条生命。
但,时间还没到。
陈沉耐心地半压扳机,原本僵硬的手也因为肾上腺素的作用重新变得灵活。
100米。
这是最后的决断距离。
也就在这时,从陈沉身后,密集的嗡鸣声突然由远及近响起。
紧接着,一个并不算“巨大”的包裹从天而降,轰然砸落在雪地之上。
空投,来了!
陈沉翻身扑向还在滚落的包裹,而无人机则是擦着他的头皮飞过,扑向了100米外的敌人。
陈沉单手解开快拆,与此同时,右手的g36抵肩发射。
连续的枪声响起,正面朝向陈沉的两名敌人应声而倒!
短短一小时不到的喘息时间,战斗再一次打响!
正中靶心
无人机没能有效杀伤敌人,毕竟这只是载重无人机,不是那些战场上的专门用来杀人的穿越机。
同时,敌人身上厚重的防弹衣也挡住了陈沉打出的致命的子弹,但同时,防弹衣也严重拖累了他们的行动。
或许只有真正在雪地里中过枪,才会理解那种被子弹打到后爬起来反击有多困难。
对面两人连滚带爬地翻到凸起的雪堆后面,另一人试图开枪压制陈沉,但此时,陈沉已经拖着解开快拆的装备迅速撤到了第二掩体后,对方失去了最宝贵的两秒钟反击时间。
而在不清楚陈沉手里装备情况的前提下,他不敢贸然进攻,只能向陈沉的大致方向投出了一枚手雷。
“轰!”
陈沉扑倒在地,掉进岩石缝隙里的手雷几乎被吸收掉了所有能量,陈沉只是抬头看了一眼,便继续用极快地速度往自己身上披挂装备。
而同时,巨大的爆炸声也如同发令枪一般,瞬间引爆了整座山的战斗。
枪声此起彼伏,而不同寻常之处在于,枪声来源的方向异常分散,甚至几乎覆盖了整个山头。
到处都在交火,战场大到双方都没办法及时支援,也就是说,几乎每一个分散的战场,都是一处“决斗场”。
谁能在前几场决斗中取得胜利,谁就能将优势如同滚雪球一般建立起来,并最终拿下整场胜利。
而毫无疑问,陈沉所在的这个决斗场,是压力最大的一处。
因为,现在的他是一对三。
防弹衣穿在身上,陈沉甚至根本来不及扣紧。
对面三个敌人已经重新站起来分散包抄,如果让他们靠近到20米之内,哪怕不直接对枪,精准投出的手雷就足以要了陈沉的命。
他唯一的优势在于高度,双方之间50米的距离是一处缓坡,但他有接近5米的高差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