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2 / 2)
潘玄见状, 连忙倒豆子似的, 将听来的事情一股脑地往外说, 急急忙忙道?:“屈钰那一伙人都被斩首示众了?, 说是宁大人让、让百姓当场举谏, 只要?查明确有此事,当场斩杀, 据说现在屈府门前还有一堆人头。”
盛拾月醉得厉害,用力摇了?摇脑袋,才问:“还有呢?就那几个人,屈家还不至于覆灭吧?”
潘玄急得满头是汗,忙道?:“说是杀到一半,屈太尉终于忍不住阻拦,结果却冒出一个人说屈家放京债。”
“京债?!”盛拾月倒吸一口凉气,便骂道?:“这屈家好大的胆子!”
潘玄又补充:“收的还是四扣。”
“四扣?!这老东西简直胆大包天!”盛拾月当场酒醒了?三?分。
不怪她?那么生气,这京债,说通俗些就是高利贷,民间叫做重?利债,但这重?利债是谁都可以借,可京债只借给新任命的外省官吏。
时人为科举,往往在路上就花费诸多?钱财,更别说在京中的开销,继而在科举之后,便已穷得叮当响,就好像之前的钟千帆,传消息的人来时,她?还在房间里补鞋,思索着下一顿晚饭在哪。
因此,被外派出的官员通常会为了?出京上任置办行装、筹措路费、应付官场等费用而举借,直至到任后,再进行偿还。
而四扣便是扣头,如你向人借了?一百两,实际到手只有六十两,但你要?还的本金还是一百两,由此可见其中的恶劣。
再说,京债确实是能暂时缓解新任官员的窘迫,可之后的偿还却是大问题,旧唐书中就有说道?:会昌二年二月丙寅,中书奏随月支给,年终计帐申户部。又赴选官人多?京债,到任填还,致其贪求,罔不由此。
京债利息极高,到任官员无法用俸禄偿还之后,就会贪污、剥削百姓,长此以往,危害极大。
所以京债在大梁是被写进律法,严令禁止的。
可屈夏作为大梁三?公之一的太尉,却在暗中放京债。
“她?屈家当真是好大胆子!”盛拾月忍不住再骂,当即就问:“那老东西死?了?没有?!”
潘玄也只知?其中危害,苦笑道?:“这事牵扯诸多?,哪敢让她?轻易死?去?,已被关到大理寺审讯了?。”
潘玄不禁联想,说:“怪不得那堆武举的人会帮屈夏做假证,还百人联名举报宁大人武试舞弊,原是被屈夏揪住了?小辫子。”
她?话?音一转,又说:“这事或许是宁大人安排的,不然怎么会那么巧,百人联名举报之后,就有京债之事被揭发。”
她?又忍不住笑起,嘲道?:“说来好笑,八皇女?本想保下屈家,一听到这事,居然招呼都不打,直接就从?人群中挤出,头也不回的跑了?。”
盛拾月“呵”了?声,只说:“她?最好没有牵扯进去?。”
想到这儿,盛拾月不免恼火,那么大个事,宁清歌居然只说略有波折,若是细查下去?,指不定多?少官员要?被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