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2 / 2)
那么多人都恨他,沈照雪也认了,但他也同样带着恨。
恨那些不明真相的站队和侮辱,恨那些迁怒和怀疑,恨元顺帝和他的侄子,更恨万声寒。
可一想到万声寒,抓紧的手便猛地松开了,连同紧绷的思绪一起放松下来。
“为什么不信我呢,”沈照雪喃喃自语道,“为什么不信我,如若当初信了我……”
“我们也不会走到现在这样的地步呀。”
桌案上铺了一张纸,湿发尚在滴水,落在纸页上,晕出大团水渍。
他垂着眼眸,提着衣袖,于纸上落笔。
——春闱。
前世沈家没落之后搬离京城,临走前将沈照雪送到万家暂住。
沈照雪十七岁进了万家,直到二十岁入宫,整整三年都与万声寒朝夕相伴。
万声寒在元顺十四年的春闱上高中状元,高头大马锣鼓震天,他从一袭红袍从城门出行至家门,不欲惊扰沈照雪,于是下了马,暂停了所有欢呼与恭喜,低调地回了家。
只是这般无意间的举动,元顺帝却将视线投向了万家,挖出了被万家藏在后院的沈照雪。
沈照雪一直以为元顺帝召自己入宫或许是觊觎他的容色,那时多有排斥,后来知晓元顺帝几番威胁与万家,甚至用上了万声寒的仕途。
沈照雪感念万声寒的照拂,不欲给万家带来麻烦,于是接了诏书,入了宫。
沈照雪的姐姐早已是元顺帝的妃子,他与姐姐长相相似,初入宫时元顺帝也曾盯着他看了许久,发出过这般感叹,之后丢给他一个右使的职位,让他常伴帝王左右。
十余年里,元顺帝从未对他作出什么逾矩的举动,只是在公务决策上时常询问沈照雪的意见。
沈照雪饱读诗书,博古通今,曾经也这般与万声寒秉烛长谈,同他一道温习课业,为他指点迷津。
沈照雪摩挲着手中的玉佩,合上眼。
来到万家之后,因为寄人篱下,许多人看不上这样一个寒门出身还被家族抛弃的少爷,常常冷落或欺辱他。
万声寒给了他这一枚玉佩,让他戴在身上,后来这块玉佩又成了他们定情的信物。
万声寒那个时候根本不愿相信自己的真心,放任他在宫中。
自己最终走到那一步也有万声寒的推手在其中,他现在说不上来自己对万声寒究竟是什么情感,只是很期待和他再次见面。
“十年了”沈照雪靠在浴桶边,拨弄着浴桶中的温水,垂着眼轻声道,“十年未见,我都快忘了你长什么模样了。”
春芽轻手轻脚进到屋中为他送衣,沈照雪便问道:“春芽,你可知万家的长子万声寒,如今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