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1 / 2)
周慈青摇摇头:“此事暂且不急。空口无凭,我需得先拿个章程来,才好叫此事定下,必不负苏员外之所托看重。”
言罢,又坐了一会儿的功夫,便告辞离去。
苏员外端他一言一行,不免赞道:“此子绝非池中之物。”
“还是爹会识人……”苏知乐瞅见他爹横过来的眼神,又低了头。
夜间骤然冷了下去,雪还不曾消融,踩在地上有沙沙作响的声儿。
周慈青将双手塞进袖子里,在吴长庚面前就不挺肩直腰了,懒洋洋的,还耸眉搭眼。
他打着哈欠:“长庚大哥,明日还要托你去买些纸笔回来……”
他那话音还未曾落下,身后就传来一阵疾行的响动,吴长庚眉目利落地朝后看过去,神色有几分机警。
“幸好你们还没走运。”
听这声儿似是苏员外家中的小厮。
来的近了,才发觉确实是常跟在苏员外身边的那李禄。
“可是苏员外还有什么事?”周慈青问。
李禄便解释:“是了,席间诸位不是在商讨事儿么,老爷就想到了如今周兄弟不方便,身上应是不曾带了纸笔,便做主给你们送来些,也省的第二日再去城中忙活了。”
周慈青惊喜:“苏员外实在是体贴之人,在下如今确实诸事不便。可巧方才还说要去县城买纸笔,没想到现在就雪中送炭了,实在叫人感激不尽!”
“我们老爷正是如此良善之人。”听他的赞声,李禄面上也带了几分喜色。
李禄送过东西,便同他们告退,也不相送了。
周慈青将东西拿出来,幸得头顶的月色和星子还有几分亮光,能瞧得见这物什是被油纸包住的,想是为了防水。
打开一看,却见是一叠宣纸,一支毛笔还有一根墨条,细嗅还有股淡淡的松香。
“还是好墨呢。”周慈青感慨,“苏员外当真是好生爽利之人。”
吴长庚也颔首:“也是慈青你得了他的赞赏,他才这般大方的。”
“我看苏员外是有几分义气的。此前所见之为商者,大都不见兔子不撒鹰,哪有给钱给物这般痛快的。方才也是我拦得及时,否则苏员外这钱财都到手上了。”
他说话的声儿不小,清清脆脆的,亮得紧,团在树梢的飞鸟叫他给惊动得振翅飞走。
几团树枝上覆着的雪簌簌往下掉,吴长庚眼疾手快,将手覆在他头顶上。那雪啪嗒一下砸下来,又四分五裂,雪粒子从周慈青的鼻尖跳过。
周慈青呆呆地望向天空,闷闷地说:“啊,这叫个什么事儿,是这老天爷在告诫我,人不可得意忘形么?我可真是冤枉呐,还不曾真的春风得意呢!”
吴长庚甩去了手背上的雪,失笑:“飞鸟不通人性,此事在山间司空见惯,莫要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