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2 / 2)
&esp;&esp;在翰林院里头的人,除了他们这些真正通过科举考上的人之外,剩下的都是一些关系户。有些话他们敢说,宋声可不敢说。
&esp;&esp;宋声进了翰林院的门一直都闭口不言此事,皇上的决断竟然已经颁布施行了,再议论也没用,万一让别人听到一些不好的话,随便给编排添油加醋一番,说不准传出去的就不是你原话的意思了。
&esp;&esp;为官两载,宋声行事越发谨慎了。
&esp;&esp;可他不想参与讨论,架不住有人问他。
&esp;&esp;“宋大人,你怎么看待此事?”
&esp;&esp;宋声没想到一大早就碰上了蔡青云,这话是他问的。
&esp;&esp;宋声笑了笑,说道:“圣上自有决断,咱们为人臣子的,圣上怎么说,咱们怎么做就行了,旁的事情多说也无益。蔡大人觉得呢?”
&esp;&esp;一番话说的滴水不漏,蔡青云存了挖坑的心思,却没有想到对方如此谨慎,让他想找漏洞都找不到。
&esp;&esp;这件事儿在京城大家都议论的厉害,但谁都不敢放到明面上去说。
&esp;&esp;宋声早上才刚在办公房坐了一会儿,贺平就过来了。
&esp;&esp;他冷着个脸,强调了一遍,“关于圣上新颁布的律法,你们谁要是心存疑虑,可以来找我言说,但私底下禁止议论。再过三年,就到了翰林院擢考的时候,你们都还没有外放做官,要是因为这件事儿被人抓住把柄,以后的前途还有没有,好好掂量掂量。”
&esp;&esp;贺平平时一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能站出来说这话,肯定也是因为上头有人敲打了。再者他也是翰林院的人,若是有人在翰林院出了事,连累了整个翰林院,他面上也不好看。
&esp;&esp;虽然他们这是个清水衙门,但名声可是响亮的很。要是因为这事抹上了污点,贺平也好不到哪去,肯定会被追责的。
&esp;&esp;大家听完之后都默不作声了,不管别人怎么样,这事儿都跟宋声扯不上关系。
&esp;&esp;其实私心里来说,宋声觉得景帝颁布的这个律法还是利大于弊的。
&esp;&esp;可能真的会有一些老百姓放弃种田,转而投身商贾。可有些人说的也对,生意也不是那么好做的,你拿个东西出去卖,就能卖得出去吗?也是要有头脑,有策略的。
&esp;&esp;况且按照景朝现在这个国情来看,这个法子目前来看应当还是利于国情的。
&esp;&esp;此时的御书房。
&esp;&esp;景帝紧抿着唇,脸色面无表情,旁边跟着的太监大总管刘德福刘公公在旁边伺候都小心翼翼的。
&esp;&esp;旁人不知道,可他却了解这位他自小服侍的皇帝,他虽然脸上没表情,但他一眼就能看出来,皇帝的心情很差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