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2 / 2)
&esp;&esp;乌尼桑闭上眼, 喘着粗气。他相信自己有能力给大丘注入新鲜血液,有能力让新朝呈现万象更新的气象。他需要时间、人力、权力但如今他一无所有。
&esp;&esp;如果有人愿意帮他挑这个重担,
&esp;&esp;愿意恭恭敬敬地听从他的建议,
&esp;&esp;何乐而不为呢?
&esp;&esp;天色渐暗, 下人进来点了宫灯,映得殿里亮堂。
&esp;&esp;两人半晌不语。
&esp;&esp;乌尼桑面露犹豫之色,片刻后冷声道:“你想问什么?”
&esp;&esp;严翊川眼里闪过一抹亮色,转瞬消散。
&esp;&esp;得手了。
&esp;&esp;早在进军边丘前,严翊川与谢凌安便打探、讨论过乌尼桑。乌尼桑这样的人, 他的高傲大都建立在对敌人品行卑劣的笃信上。只要此时严翊川表现得足够谦卑,他的高傲便是束缚住他自己的枷锁,再难主动进攻。
&esp;&esp;严翊川语气平稳:“最难的是百姓,如何让他们接受政令?”
&esp;&esp;乌尼桑凝视着严翊川的眼睛, 藏着警惕和期盼,像是心理斗争了半晌才道:“大丘和你们梁人不一样, 一纸政令在我们这儿起不了效, 没人会听。底下的百姓听不懂梁国话, 也不识边丘字,有的还有地方方言口音, 根本没法聊。你若想让他们信服,得去找每个村落里的族长。”
&esp;&esp;“族长?”严翊川目光一凛。
&esp;&esp;“在你们梁人的话里大概就是乡绅, 但作用比你们的乡绅大得多,”乌尼桑叹了口气,还是全说了,“我们的族长大多是八九十岁的老者,非常少。他们若是天公地母派遣在大丘各地的守护者,就会在耄耋之年受到感召,为村落里的百姓安定心神,成为村里人最信任的人,也就是族长。”